心理学研究发现,具有开放性思维的人在学业和职业上更容易获得成功。因为他们乐于接受新的信息、善于思考,并且具有创造力,所以能更好地适应变化、应对挑战和解决难题。
那么,如何才能够培养自己的开放性思维呢?
确认性偏差是指个人无论合乎事实与否,都偏向支持自己的成见、猜想的倾向。例如,如果新的信息与自己原本的观点一致,就立即肯定,如果与自己的观点不一致,就立即否定。长期如此,我们的思维将一直限定在固定的套路中。
每次做判断时,假如脑海中迅速出现“我觉得肯定是这样”的字眼,请稍微暂停一下,问问自己:“事实真的如此吗?会不会是其他的情况呢?”
将以下4个问题写在一张便签纸上贴在工位上,时刻提醒自己保持开放性思维。
“我对这个问题有多少了解?”
“信息来源的可信度有多高?”
“我有没有考虑过其他可能性?”
“我的偏见是否影响了我的思考?”
如果我们的一开始的判断的确是对的,这些问题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事件,如果我们一开始的判断存在偏差,那么这些问题可以帮助我们进行修正。
在工作中,我们多多少少都会听到一些与自己意见相左的声音,并且容易受情绪影响而拒绝这些声音。此时,理性思考如下问题,可能让我们从这些声音中找到一些启发性的意见:
“我的主张有哪些依据可以相互佐证?”
“面对自相矛盾的证据,我是否愿意重新考虑我的观点?”
“如果有证据反驳我的观点,我是否还要继续坚持?”
接受相反的意见并不容易,要扭转自己的固有想法更是难上加难,需要我们努力保持理性思考。
心理学上有个一个达克效应,指当我们高估自己某方面的能力时,便容易忽视自己在这方面的错误与不足。即使我们已经对一件事物非常了解,甚至是这方面的专家,也请注意,我们仍然需要在这个领域保持一个开放的态度。
每个人都有自己知识或信息的盲点,如果我们关闭接受新信息的通道,我们就将停止更新自己的知识库,久而久之走上故步自封的道路,最后甚至被时代淘汰。
要保持开放性思维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我们需要分辨的信息太多了,为了节约时间与精力,必须依靠原本的认知体系,没有办法对每一件事都从零开始思考。为了在效率和思维开放之间做到平衡,我们可以在一段时间内选择一件或几件事情来培养自己的开放性时间。
对于一些不是那么紧急但又进入了瓶颈期的事情,我们就可以考虑在这上面练习开放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