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访者如何从心理咨询获益】
问:我们什么时候需要向心理咨询师求助呢?
答:其实从广义上说,没有谁不需要心理咨询师的。我们一般在三种情况下应向心理咨询师求助。
第一种是有心理困扰、出现心理危机时求助;
第二种是在面临人生重要决定时,比如在选择爱人、工作时。因为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盲点,这时就需要另一个受过专业训练的人来帮助你更清楚地认识自己;
第三种是在有烦恼且这种烦恼不断地出现、自己无法排解时;或者是更深层次意义上的,比如你老是在同样一类问题上深陷泥潭,那就该求助。
问:我应该期待和咨询师形成一种怎样的关系?
答:心理咨询就是靠关系起作用。关系是如何起作用呢?就是咨询师作为一个活生生的真人,和来访者,在咨询室这样一个有限的空间和有限的时间内,建立一种相当真实的、富含情感的、还具有帮助功能的关系。
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的关系是很特殊的。这种关系既是人和人之间最亲密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还是非常疏远的关系。它的疏远体现在,其中的一方(咨询师)完全超脱了一般人际关系的是非、利害、好恶。
所以,来访者和咨询师之间是一种人和人之间最真实的关系,但同时它又不同于你以前拥有过的任何关系,它是一种职业的、专业的关系。所以为了保证这种关系的纯正性,出了咨询室,你和咨询师之间就应当没有任何关系,也不要寻求和咨询师有任何私下的关系,包括请客、送礼等。
问:咨询一般需要的时间和次数是怎样的?
答:正规的心理咨询一般一次需要50分钟左右的时间。需要的次数则和问题相关。
一般来说.一个短程咨询50~60分钟就可以解决了。比如我这里有时会来一些素质也比较高的来访者,他可能就是有一点没有“通”。那么一般咨询一次,他就可以领悟了。
如果有些人想追求进一步成长,一般3~5次即可。
如果深层的问题.那么短程咨询就不行了,起码得通过20~30次的咨询才能解决。
问: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咨询师?
答: 从来访者的角度来说,当你需要求助时,最好选择声誉好的专业机构。有些心理机构和咨询师是不合格的,虽然他们也有国家证书,也会满腔热情地帮助你,但是从专业角度看,这种“满腔热情”其实是新手常见的错误,我自己也经历过这个阶段。
所以在就诊前,最好是通过第三方多方打听。最好是通过已经接受过这个咨询师帮助的来访者来了解。
另外,求助并不意味着你就有精神疾病,也不要把医生当作神,成功地解决问题不仅需要咨询师的专业技术,也需要来访者的自我努力,积极配合咨询,自我矫正。
问:如何更好地利用咨询时间?
答:从理论上讲,对于来访者来说,你敲开了咨询师的门,你就没有什么必须要做的事了。但是考虑到咨询师可能并不是特别成熟,而且对于来访者来说,来做一次咨询的成本也比较高,所以来访者如果更有经验一些,效果会更好。
很多来访者可能都会一直倾诉他们的问题,50分钟的时间,他可能倾诉问题就说了45分钟。有经验的咨询师是不会让来访者滔滔不绝的,比如我可能会巧妙地打断他。但如果你的咨询师不知如何打断你,他就只有5分钟时间来帮助你。
对来访者来说,最好把自己的问题分三块呈现:
首先,就是困惑、问题是什么,这也是一般人都会倾诉的那一部分。
第二,就是这种情况持续了多长时间?在这种状况出现之前,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事件发生?或者出现了什么状况?
第三,就是你的家庭背景是怎样的,这样咨询师可以了解你的成长经历和思维定势。
如果你能够比较好地呈现自己问题的这三个方面,那么对于一个称职的咨询师来说,就能够比较快速地进入和你的深层沟通当中。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没有光环的心理咨询师】
在联系采访时杨凤池说,他愿意让大家了解心理咨询师的现实生活状态,即作为一个咨询师是如何生活和工作的。至于他的个人经历,还是留到以后退休了再写书吧!
【咨询室的门内和门外】
所以,我们着重问他如何应对这个职业必须应对的情绪和情感的压力?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是如何感受咨询的过程,又是如何能够不让工作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呢?
把问题留在咨询室
作为好的心理咨询师,必须要有足够大的心理承受强度。每次帮人咨询时,我都觉得来访者像在发信号,而我自己就像个雷达,是个接收器。从他进门开始,不用讲话,我就能感受到他发射的能量。作为心理咨询师不仅是你的头脑来思考,更重要的是用身体来感受,来访者在哪里你就要到哪里。咨询时,对他的问题要照单全收,有的时候会感觉好像五脏六腑都被扭转到一块,非常痛苦,做完咨询会觉得疲惫不堪。
另一方面,作为咨询师,“收”的快,“放”的也要快。我会保证把生活和咨询分开。比如,我有自己的办公室,但我从不在这里做咨询。我的咨询室平常都是锁着的,不允许一般人进去,进去的只能是我的来访者。在咨询室里我会接收所有问题,出了咨询室的门我就会把这些问题完全清除。
“第三只眼”的睁与闭
受过心理咨询专业训练的人,好像拥有“第三只眼”,可以说,咨询中的训练,就是要训练这“第三只眼”是否敏锐。但是在生活中,和一个专业人士相处是不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他会不会把你分析个底儿掉?很多人在和学心理学的人相处时,都有这种疑惑。且听杨凤池如何说。
和朋友家人相处,闭上“第三只眼”
以前有人问我,你跟朋友或家人在一起时,会用心理学的专业眼光去分析吗?我当时回答:“那我不累死了。”其实还是那个原则——就是工作和生活要分开。不是职业关系,就从来不用心理技术。像和我教研室的同事在一起,我从来不从技术方面来分析他,而是以率真的自己来和他相处。在家庭中也是这样,我和家人相处,也是一个真实的杨凤池。